•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纪录中感悟

——专访气候环保电影纪录片《深呼吸》导演付勇

张蓓蓓
  
数码影像时代
2011年7期


  中国第一部关于气候变迁的影像大片
  中国第一部直面现实状态的环保电影
  这是一部中国角度的地球危机档案
  这是一部中国人生存环境的警示录
  
  无论是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还是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无论是中国南部的滨海,还是北部的沙漠、山林;无论是广袤的无人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大都市……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大地,彼此之间都息息相联。气候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正在悄然的发生。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我们的小时候,天很蓝、水很清,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河边嬉戏成为童年最深刻的记忆。而现在那些美好已经随着记忆远去了,我们每天耳闻目睹的都是触目惊心的环境改变。面对全球的极端气候变化和气象灾难,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气候环境变迁?中国人又在怎样的生活空间里承受着“气候”所带来的生存考验?电影《深呼吸》采用真实而震撼人心的手法,反映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不同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展示出中国在环境和气候方面真实的现状。
  透过《深呼吸》的镜头,我们在纪录气候变迁的影像中,收获着对这场危机的触动与感悟。
  《数码影像时代》有幸采访了《深呼吸》的导演付勇。付勇的工作室,简洁而明亮,这次采访的过程犹如同聊天一样自在一付导的亲和让记者很自在。在这样的气氛下交流,令记者这次采访收获满满。
  
  机缘巧合而来的创作主题
  
  从创作的角度,大家当然想要了解付导当初拍这个片子时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
  付导用一个词打开了话匣子,就是“机缘巧合”。“其实对于大气环境的变化,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我一直有要拍的想法,我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叫《江河水》,在拍摄中所经历所看到的一些现实真的是触目惊心的,感受深刻。”
  2010年世博会召开,付导的纪录片最初想要拍的主题是反映城市的变化,出发点是纪录某个地区的拆迁。在城市的扩张中,会觉得人已经越来越远离人本身了。“我们想表现城市扩张对于气候、环境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样的。原打算花年时间来拍,而当进行实际计划时,发现这类主题的拍摄是不可能拍摄,也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这样的主题,需要找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还要跟踪拍摄进步发生的事,想要深入下去非常困难。
  于是付导考虑要换个角度来做。付导说:“在内蒙加各达齐的林场,温度特别低,零下52度,可谓极致温度。我们就在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这个林场的历史走向和现实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这些人在这么冷的天气中如何伐木,过去和现在有多少不同?”对生存在这类地方的人,会觉得伐木是习以为常的东西,而众所周知,森林,树木对于环境的影响之大。这时付导就觉得在环境相关主题上有很多内容可以拍摄,于是决定在全国走更多的地方,用一种面的方式,来带出主题。
  付导介绍:“正如我们这部片子电视版的片名——《2010中国气候生存报告》,我们所拍的每个地方,气候都在发生着异常,包括2010当年的异常,以及与历史比较来看的异常。”所有这些异常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比如大家认为山青水秀的漓江,其实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付导在冬天去时,竟然还赶上了28度的高温。贵州西南大旱,4月9日到玉树大地震,后来舟曲发生地震,上海四十一、二度高温,十二月湖南冻雨灾害付导都有赶过去拍摄。走了十四、五个地方,有十个地方做到片子里,有些地方放弃了。有一次广东预报大台风将在潮汕沿海一带登陆,等到了那天,台风却从湛江登陆了,这一集就没能拍成。谈及珠峰的时候付导尤其感慨:“水干了,雪没了,环境变化严酷得让人非常痛心。村民不洗澡,不洗衣服,他们都穿羊皮衣服。”
  仅仅在所拍的这些地方就已经看到这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无法忽略的现实。
  
  纪录片电影《深呼吸》
  
  一部没有旁白,没有炫技的诚实纪录作品
  一部艰难气候条件下,用困惑和牺牲来发问人类良知的环保纪实影片
  片长:90分钟
  材质:胶片/高清
  制作周期:一年
  
  目前根据多份国际报告指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超越了全球第一的美国,虽然这份统计数据来源尚未被最终认定,但中国确实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大国,被称之为“世界作坊”,这让中国无可避免的成为了“三废”排放大国。为了加强节能减排、气候变迁、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为了这关乎国家发展、人类生存的主题,由电影局及相关国家主管部门共同推动的纪录电影《深呼吸》,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获得官方审批通过的,有关于中国气候变化和环保题材的电影。《深呼吸》这部电影将反应当前中国所面对的环境和气候压力,特别是在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之后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这部影片是唤醒国人气候正在变暖恶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同时,通过电影《深呼吸》也要告诉全世界,中国的普通民众和政府都在为气候的改变做着积极的努力。内容梗概:
  《深呼吸》以三江源和大上海为轴线,在这两点上展开深入的内容挖掘,构建电影故事的发展,通过两地迥然不同的气候与文化差异,以人物和真实的生活状态来讲述气候如何变暖、环境如何变化,呈现出相距遥远的三江源和繁华大都市在气候和环境中隐存的内在关联。
  《深呼吸》在主题故事之外,还通过不同时空的故事,纪录了中国大地上天南海北几十个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每个故事1—2分钟,占总时长比例20分钟)作为电影的展开面,展现出这些人从小到大身边环境不断变化的事实,而这些变化,又极其深远着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这些鲜活的人物故事,让观众了解到环境的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的恶化将会为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场危机的发生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再也不能视而不见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
  
  拍摄设备:要画质也要可靠
  
  《深呼吸》前期的拍摄,付导选择RED ONE来做第一摄像机,主要是强调镜头,在景深关系的把握上,RED ONE有它的特色。经过调试,画面的质感会加强,与电视节目的感觉会有所区别。不过从结果来看,仍然不可能像拍故事片那样去着重强调这些,因为毕竟是纪录电影性质的。同时,考虑到想走院线放映,因此也要求有好的画质。《深呼吸》可能会在大学生院线。南方的几个院线。以及北京的几个影院上映。电影放映中也遇到了问题,有些院线如金马电影节放映要求使用胶片或DCP格式。付导说:“转格式要花八万的费用,对于我们这样一部低成本纪录片来说,着实难以承受,只好放弃。金鸡电影节同意了我们提交DVD和高清格式版本,国外也准备参加一些放映,很多提交DVD就可以。”
  拍摄中也发生了些问题。付导露出无奈的表情说:“最要命的
  个问题是我们所有的拍摄资料被洗掉了,素材大概有32TB的磁盘阵列里,最后花了八万元找一个军工单位帮我们,才恢复了大半,但仍有10~15%的内容无法挽回了。数据的丢失不是用钱能衡量的,找不回来的话哭都哭不出来,彻底没有了,实在是特别糟糕的一件事。”可以想象,创作团队在面临资料被毁时的心情,说是“绝望”也不为过,毕竟拍摄的素材不是用内容本身就能够衡量的,那些都是每一位参与工作者的灵感与心血,是不可复制的。
  选择数字拍摄设备也是想尝试完全丢开磁带创作。不过经过切身体会,付导认为数字电影拍摄技术还有许多应当完善的方面,尤其是数据存储、备份必须要做到足够的保障性。同时在数据恢复的技术上,需要更加的完善。必须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数字记录才能更加快速的替代磁带记录。
  
  备用DV必不可少
  
  除了RED ONE外,《深呼吸》拍摄团队还带了高清小DV备用。说到对RED ONE的使用体会,付导介绍:“选择RED oNE是为了达到想要的画面精度,但对于拍摄过程而言实在是很不方便,因为太重太大了,其实会影响到拍摄的过程。”特别是到珠峰的时候,当时请了三个藏民专门帮忙扛机器,最后他们也都受不了。RED ONE的机器、角架、镜头,包括一些辅助部分,都非常重。团队出去拍摄常规是六、七个人,多的时候也不超过十个人,因此设备太重会造成负担。
  在珠峰拍摄的时候,RED ONE摄影机与硬盘之间的连接线折了,开始还能勉强对付着用,到后来就彻底用不了了。于是在珠峰有很多东西都是用高清小DV拍下来的,那段片子与其他部分的视觉效果会不同。“不论效果是否足够好,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拍了东西带回来。西藏正在进行‘零公里’活动的藏登山队也帮我们拍了些针对性的内容。我们只到达了六千多米海拔的雪线位置,摄制组除我之外,基本都扛不住,倒下了。”登山队可以到的更高,他们是中央台专门培训的高山摄影队,登山,拍摄都在行,非常棒,也是很有故事可写的群人。
  想不到小DV连登顶也都能用得了,看来外出拍片,不管大片小片,带个DV备机非常有必要。关于拍纪录片选择摄像机的问题,付导深有同感:“从便利性来看,要用高清的摄像机。但不管主要是什么机器、胶片机,RED 0NE,高端专业机……一定还要有个小备机,主机器旦发生问题,小DV还可以继续拍摄。情急之下也许连拍照手机都能起到作用,拍摄素材留用。”如果是用磁带记录的摄像机,带的带子拍满了,在边远地区又无法去找地方买,那数码小DV作为备用就可以发挥作用,数码摄像机存储卡携带起来是很方便的。小DV可随身携带,平时拍花絮,抓拍,收集一些拍摄过程的素材,作为补充。拍纪录片时,错过了当时的状态就再也不可能重拍了。而且,遇到不好的天气环境,刮风下雨,小DV也很方便就能收起来。
  
  最棘手的问题
  
  “拍片子中,该如何选择,如何表达,是个难题。”付导所说的,并不是指政府或是主管部门有什么限制,而是另一个层面——人。这个时代,人人的警惕性都非常高,自觉抵制拍摄。他们的担忧是拍摄有没有经过上级和组织的批准,普通居民,连牧民都是。我们有一次拍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妇,采访他们所知道的环境。生活变化。第一天拍摄非常顺利,可第二天,居委会敲门询问他们,不允许他们直接接受拍摄。之后这对老夫妇很紧张,非常为难
  付导感慨道:“作为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状况,可同时也为这种现状感觉到悲哀。我们找不到自己了,不能够真实的认识和表达自己,害十自承担责任,被些无形的东西所禁锢了。可以说我在拍摄中所经历的所有的地方都面临这类问题,这是个很可怕的现实,我担忧整个民族很多宝贵的东西正在瓦解,消亡……”
  对于拍摄者而言,如果想要深入表现拍摄主题,那么如何建立与被采访者之间更畅通,更自然的沟通办法,是尤其重要的。只有足够了解具体环境,具体人物,具体生活,真正走入受访者的生活之中,才能获得充分的,有价值的信息。
  
  创作是人生的脚印
  
  “人这辈子总得做些什么,当你把这些片子部部做出来的时候,积累起来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付导这样说,“应该不断给自己设立里程碑,努力去达到,不管用什么方式拍,哪怕用小\DV,也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都会很珍惜这些经历,完成之后也会觉得心里踏实,舒服。人是对自己负责,不是对别人负责。”
  付导希望每年都有一个新主题拍,2011年新片拍摄计划已经有了——“远征北极”。这将是一个比较大的拍摄活动。以往片子的拍摄主要都是付导自己在负责,今后大的制作慢慢或许会聘请人加入,比如导演。这样付导就主要做监制等工作,能够相对更加自由些,有时间和精力自己继续另外去拍些东西。“纪录电影是我肯定会做的,因为本身就非常喜欢,而且做了多年也得心应手。其他如电影我也有想要做,我已经买了一部小说的版权,叫《紫青稞》,是部真实反映西藏农民生活状态的原生态小说。还有很多计划了。”
  司及给青年导演的建议,付导概括得非常简单——你去拍。“这个世界没有导师,DV就是你的导师,只要你稍有悟性,再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做,那一定能够超越老代的纪录片导演。不要觉得拍片是件非常神秘的事情,拿起摄像机你就可以拍。”
  创作,被付勇视作他人生的脚印。一步一步踏实的走来,生命不会留白。让我们在期待付导更加优秀作品诞生的同时,在他的成就与积极态度中共勉吧!
  
  《森林深处》—大兴安岭
  2010年年初,一股寒流突袭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而且逼近了此地区69年来的最低温值。阿里河林场目前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不如曾经随便砍伐林术的年代了,国家出台了保护林木的法例,林场的工作量在逐年的递减,工人的收入也从上千元递减到了每月两百多块钱,必须筹划着自己未来的出路……
  
  《大地之水》—贵州兴义
  2010年3月,贵州兴义柳树坪海子村的李仕和叫儿子把种了30多年的海棠树砍倒,因为这棵树距离他们家的水窖太近了,目前已经七八个月没有下雨了,水窖里面的水估计撑不过一个月了,同样饥渴的海棠树,他的树根马上就要刺穿水窖导致崩塌。李仕和今年82岁了,这么厉害的干旱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隆宝之殇》—玉树隆宝
  2010年4月,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隆宝镇损失惨重。随着大环境的改变,牧民从帐篷搬到了楼房里,而这场地震把房子都夷为了平地,多吉最小的孙女也在灾难中去世了,多吉一家目前又往回了曾经的帐篷。在隆宝镇的旁边,是中国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经过努力,现在偷猎黑颈鹤偷鸟蛋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了,人们都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的相处……
  
  《江源的进退》—江源索加乡
  索加乡位于青海玉树,地处高原腹地毗邻三江源,东周和达娃都是土生土长的索加乡藏民,在5年前国家出台了退牧还草的政策,希望5000多的索加乡牧民搬迁都到治多县的安置区去,当地政府也在治多县盖好了房子,提供了生活的基本保障……
  
  《风景之痛》—桂林漓江
  五一黄金周,是黄能第最忙活的时候,这个曾经漓江上的渔民已经改行了,就连一直陪他打渔的四只鸬鹚也改换了工种,是成为了和游客照相的模特,老黄一年70%的收入可是全靠这些鸬鹚的静忙。老四是兴坪最早开个体旅馆的,现在来兴坪旅游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漓江的环境和气候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四老黄都不喜欢养育自己的山水遭到破坏,可是却希望自己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这个处境让他们有点矛盾
  
  《长江之尾》—上海
  2010年8月,上海的气温突破了40度。周学成是长江出海口的一名渔民,2010年他刚过了70岁的生日,越来越热的气候,周学成感到非常奇怪。田展是上海气象局气候变化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他的数据来看,上海的升温速率超过了全球的升温纪录,他认为这和城市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上海有一群以低碳环保为生活指标的新新人类,刘永农就是其中的倡导者,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的话,一定可以给上海降降温
  
  《无妄之灾》—甘肃舟曲
  刘三德一家在泥石流发生后,生活在灾民临时的安置区,他是舟曲923林场的退休职工,从70年代起,他就见证了舟曲周边大山从茂密的森林被全部砍光的过程。在这次泥石流灾难中,这个最老牌的地方企业生生的从舟曲的地图上被抹去了。气候近年来也非常反常,可是舟曲作为中国三百贫困县之一,却没有能力建立完整的泥石流监控体系
  
  《邓艾朱穆朗玛的冬天》—珠峰
  珠峰脚下绒布寺的喇嘛阿旺,冰川一年年的消融让他觉得心酸,而绒布寺周边村民的缺水问题也愈发的严重。阿旺觉得越来越多的登山者和游客造成了对珠峰生态环境的破坏。赞莆村的格桑顿珠一直为来自世界的登山队从事驼运工作,他曾经登上过珠峰和周边很多的雪山。格桑顿珠明显的感觉到气候变的越来越糟糕了,进入到2010年的冬天,珠峰竟然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好像冬天越来越遥远一样……
  
  《零下之冬》—湖南郑州
  2010的年底,南方多省冻雨成灾,湖南郴州南溪乡的香菇种植户邓小青损失惨重,公路的大堵塞还造成运送培养菌种辅料的汽车寸步难行。供电站职干王惠军一直都没法休息,天天要去寻线,在这样的冻雨天气里,经常会出现到杆和故障,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从08年爆发的冰灾气候后,在南方地区工作的电力职工,一到冬天就开始紧张,生一旧气候恶化造成更大的灾难…
  
  《北京之困》—北京
  近年来,北京为了改善气候和环境,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这座“首堵”的城市,2010年实行了摇号上车牌的新政,试图抑制汽车不断商增长的态势。2010年北京蓝天数达286天,创12年来最多纪录,这和北京200多家工业污染企业搬迁和整改有密切的关系。2010年进入冬季以来,北京一直没有降雪,长达90多天,破60年最晚降雪纪录,可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天,雪花依然遥遥无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